type
status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匈牙利物理学家、网络研究员、匈牙利科学院外部院士。他用大数据计算出了1900年以来科学家的成功曲线并发表了这篇演讲 本文通过分节、小标题与注释的方式提取演讲要点供读者阅读
我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点相似,我们都叫阿尔伯特。他说过,“如果一个人到30岁时对科学都没啥大贡献,也就永远不会有贡献了。
几年以前,我觉得我应该把网络的概念和关于网络的专业知识应用于一个新的领域,用来理解成功。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成功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网络—— 我们的网络可以推动我们前进,也能拖我们后腿。我好奇我们能否使用在网络中获得的这些知识,结合大数据和专业技术来把成功发生的概率量化。
于是,我们去年绘制了一张博物馆和画廊之间的连接网络图。通过这张地图,只要给我们这个艺术家的职业生涯中的前五个展览,我们就能够非常准确地预测出这个艺术家是否能成功。
成果与成功是两回事
当我们思考成功时,我们意识到成功不仅跟网络有关还有很多其他的维度。其中一个成功的必要因素,很明显就是表现。让我们定义一下表现和成功的差别。表现是你做的事情:你跑得有多快,你画的是什么画,你发表的是什么论文。然而,在我们的工作定义里,成功是大家从你的表现中注意到你做的哪些事情,如何认可你的表现,你的表现换来什么样的奖赏?换句话说,你的表现是你的事,但你的成功是我们所有人的事。
这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转变,因为当我们把成功定义为群体提供我们的一个集体测量值,它就变成可测量的了。因为在一个群体中,关于成功包含着很多数据点。所以我们去学校,我们做作业,我们练习,因为我们相信表现会导致成功。但当我们以数学的方式探索这个问题时,我们开始意识到,表现和成功是非常非常不同的概念。
人们的成果之间并没有太大差异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是尤塞恩·博尔特。他赢得了大多数他参与的比赛。我们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快的人,是因为我们有精密的计时器去测量速度。但有一点很有趣的是,当他赢的时候, 他并没有明显超越他的对手许多。他最多是快 1% 而已。他不仅只比第二名快 1%,他也没有跑得比我快十倍。相信我,我根本不是个跑得快的人。
每当我们能够测量表现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一件很有趣的事,那就是,表现是有限度的。意思就是说,人类的表现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人类表现只在一个小范围中变动,我们的确需要很精密的计时器才能测出差别。这并不是说我们分不出好和最好的差别,而是很难分辨出最好的人。那所造成的问题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工作的领域中并没有精密的计时器来测量我们的表现。
好,表现是受限的,我们之间在表现上没有很大的差异。那成功呢?咱们切换到一个不同的主题,以书籍为例,对作家来说,成功的测量值之一就是有多少人读你的作品。我的上一本书在 2009 年出版时,我在欧洲跟我的编辑谈。我很感兴趣的是:竞争对手是谁? 我有一些很棒的对手。
成功取决于别人对你成果的认可,具有随机性
不同于成果,人们的成功之间的差异是相差好几个数量级的
那周丹·布朗出版了《失落的秘符》,并且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最后一首歌》也问世了。当你看这个书单时,你会知道,就表现来说,这些书和我的书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对吧? 所以,也许尼古拉斯·斯帕克斯团队更努力一点,他很容易成为第一名,因为最终谁在畅销榜顶端几乎是随机的。所以我说,我们来看看数字吧。让我们看看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作品销量。结果在新书发售的那个周末,尼古拉斯·斯帕克斯卖出了10万多本书,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只要一周销售一万本,就可以登上《纽约时报》 畅销书排行榜了,所以他超越了成为第一名需要的数字足足十倍。然而他不是第一名。为什么?因为有丹·布朗,他在那个周末卖出了120万册。
我喜欢这个数字的原因,是因为它真正显示了,当涉及到成功时,它是没有限度的,最好的不止比第二名好一点点,而是超越了好几个数量级,因为成功是集体的衡量标准,是众人给予了他们成功。
我们意识到,表现,也就是我们所做的,会受限,但成功,是集体的,没有限度,这就会让人纳闷:如果在表现上只能有小小的差别,在成功上如何造成这么巨大的差别?最近我出版了一本书,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写的——成功通常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成功究竟在什么年龄会出现?
那么让我们回到开头那个问题,问问我们自己: 为什么爱因斯坦要发表这样荒谬的言论,说人的创造力止步于30岁?因为他发现周围所有这些创造量子力学和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物理学家,他们的伟大成就都是诞生在 20多岁和30岁出头。并不是只有他这样想。这不仅是观察偏差,因为事实上有一整个领域的天才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回顾一下我们崇拜的先人,然后再看他们做出最大贡献的年纪,不管在音乐、在科学,还是在工程领域,大部分人都是在他们20岁、30岁、最多40岁出头时做出了这些成绩。但这种天才研究有个问题。首先,它为大众制造了一种印象,即创造力等于年轻,真让人伤心,不是吗?
- 图1 著名物理学家在其专业领域取得重要成就时的年龄
通过大数据统计,个人的成功会随着年龄消失吗?
许多结论的得出是因为只把天才作为观察对象
并且它也存在观察偏差,因为它只观察了天才,并没观察普通科学家,并没有看着我们这些人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创造力真的会消失吗?所以这正是我们尝试做的。有参照对象很重要。那么让我们看看像我这样平凡科学家的职业生涯。我从1989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一直到今年,我的职业生涯有三个阶段。
- 图2 Albert职业生涯(蓝色代表论文被引用次数,表明在三十岁左右Albert迎来学术事业巅峰)
我第一个10年,很努力工作,但却并没有多少成就,似乎没人关注我做的事情,没有一点影响力。当时,我在做材料科学,然后我自己发现了网络,然后开始发表网络的文章, 从那以后,我发表了一篇又一篇高影响力的文章。那时感觉真是很好,那是我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当你看这个数据时,会觉得爱因斯坦和天才研究的结论是对的。
那么让我们看看,这究竟是如何发生的。首先看看科学领域。为了不产生选择偏差只看天才,我们最终重建了1900年至今每一位科学家的职业生涯,并找到了所有科学家的个人巅峰时刻,不论那个巅峰是诺贝尔奖,还是默默无闻。
- 图3 自1900年以来所有科学家的成功曲线(几乎都在职业生涯十年左右时期达到顶峰)
在我们重建的生涯图上,每条线就是一段职业生涯,淡蓝色的点就是这位科学家职业生涯的巅峰。问题是,他们最重大的发现发生在什么时候?要量化这点,我们看的是你在每个年龄获得最重大发现的概率是多少,比如你职业生涯的第1、2、3或者10年。我们要看的并不是真实年龄,而是所谓的“学术年龄”。你的学术年龄始于你发表第一篇论文的时候。我知道在座有些人还是婴儿。
成功是与产能息息相关的
Alert认为这个过程就像买彩票,买得足够多,中奖概率也随之提高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你发表最高影响力论文的概率。你看到的是,的确,天才研究的结论是正确的。很多科学家发表的影响力最高的论文倾向于发表在他们职业生涯的前10到15年,在那之后就会直线下降。它下降得如此之快——我如今正处在我职业生涯的第30个年头,我现在发表一篇比过往影响力更高的论文,可能性不到1%。但这里有个问题,我们的控制条件有问题。控制指的是,对科学做出随机贡献的科学家会是什么样子?又或者,这位科学家的产能怎样?他们什么时候写的论文?于是我们测量了产能,令人惊讶的是,产能,你在职业生涯的第1年、第10年或第20年写论文的可能性,与论文产生影响力的可能性几乎完全一致。
- 图3 产能图(在年轻时做了足够多的工作后就停止了尝试,所以使得往后生涯没有太大成功)
长话短说,在很多的数据检验后,只有一个解释,真相是,我们科学家的工作,我们写的每篇论文、做的每个项目都有同样的概率成为我们个人的最佳成果。换句话说,就像中彩票,我们买的彩票越多,我们中奖的几率就越高。碰巧的是,很多科学家在他们职业生涯的头10年、15年买了大部分的彩票,在那之后,他们的产能就下降了,他们不再买更多彩票了,所以看起来他们没有创造力了,现实中就是他们停止了尝试。所以当我们把数据放在一起时,结论非常简单:成功可能随时会来。它可能是你职业生涯中最早的,也可能是最后的论文。它的出现完全是随机的,变化的是你的产能。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尝试更重要
让我解释一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弗兰克·威尔切克,他得奖要归功于研究生时写的第一篇论文。更有趣的是约翰·芬,他在70岁时,被耶鲁大学强制退休,他们关闭了他的实验室。那时,他搬到了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开了另一个实验室,就在那里,在年纪72岁时,他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在15年后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你会想,科学领域比较特殊,但其他需要我们有创造力的领域呢?那么让我们再看看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创业。 硅谷——年轻人的领地,对吧?确实,当你看这个领域时,你发现最大的奖项,全都给了平均年纪在30岁左右的人。再看看风投的钱都给了谁,一些最大的风投公司,钱几乎都给了30岁出头的人。当然,我们知道,硅谷有这样一种风气:年轻等于成功。不过,当你看数据的时候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因为重点并不只是成立公司—— 成立公司就像是产能,是尝试、尝试、再尝试—— 你要去看这些人当中有谁成立了成功的公司,谁成功地退场。最近,我们的几位同事正好研究了这个问题。果不期然,这些年纪在20多岁和30多岁的人创立了大量的公司,但大部分都破产了。再看看那些成功的退场,研究显示,创立者的年纪越大,就越有可能成功上市或者成功出售公司。数据很显著地表明了,如果你50多岁,你成功退场的机会是你30岁时的两倍。
所以最后,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创意并无年龄限制,产能才是关键,对吧?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断尝试,你仍然可以不断取得成功!所以我的结论很简单:演讲结束后,我得回实验干活儿了。
- 作者:茴香豆知识库
- 链接:https://huixiangdou.top/article/example-9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